【乐电故事汇】我们的故事

来源: 时间:2022-11-20

今天是第23个记者节,乐电小编向您问好。今天由通讯员们来讲讲照片背后的故事,小板凳准备好…

这一年的艰辛,有一群人越是艰难越向前。这是我们的故事,也是乐电人的故事。

我们迎战了持续高温灾害天气,阻击了一波又一波疫情。我们走进基层生活,将目光投向一线奋斗故事,我们用心用情书写乐电发展底稿,我们用点滴笔触记录乐电人追光逐梦、砥砺向前。

2022年这个夏天,电力人很辛苦!

高温红色预警第16次确认,日最高负荷突破26万千瓦,室外气温飙升至37摄氏度……这些文字频繁出现在我的文稿中。一篇篇文稿,一张张图片,一帧帧视频,记录下电力人“滚烫”的故事,也记录下我们在抢修现场奔跑的足迹。

8月23日早上8点,日常习惯,先点开微信应急群看看,一条停电信息弹了出来——薛西Ⅰ、Ⅱ回故障停电,这可是主城区电网“大动脉”,我来不及细想,抓起相机就出发了。

一上午看着抢险队员们在现场忙忙碌碌,身上的工作服湿了干,干了又湿,电缆沟里窄小的工作面让队员们汗湿的工作服上沾满了灰尘,不免感叹电力员工的艰辛。

“矿泉水不够了,谁去买点过来?”配检队副队长张华在问。

“我去!”扛着相机的我身上的衣服也被汗水湿透,但比起他们的辛苦真的不算什么。

“干姐去吗?那再买点面包,凌晨1点多抢险到现在,我们几个还没来得及吃早饭。”张华笑着对我说,对我这个编外队员,他们从来就不会“客气”。

我匆忙买来饮料和面包,看他们囫囵吞枣地吃,心里既感动又开心。记不清第几次给抢险队员们买面包矿泉水了,都已经买出了经验,面包一定要带肉的,吃了才扛饿,饮料一定要含糖的茶饮才能快速补充能量。抢险现场,我能为大家做的除了这些,就只能用笔抒写我们“火热”的故事了。

今年五月,做《小高检修记》视频,讲述新入职员工小高的成长故事。为了拍摄第一视角镜头,我用无人机近距离观看擦拭绝缘子、喷防污闪涂料、回路电阻试验。为了写好脚本,我追着师傅们问每项工作的专业术语。和队员们一起经历风吹日晒,吃简单的盒饭和泡菜,看工作负责人如何解决检修中的问题,在夕阳余晖中等检修后的送电……一天的体验式采访里,我用小高的视角走进电气检修这道大门,也看见了电力人平常工作中的点滴坚守。

用不断精进的专业能力做好每一次的检修工作,是他们的职责,用镜头看见并让他们被看见,是我作为记录者的职责。无论是日常检修还是抢险保电,一次次走在一线,一次次积累“看见”的经验。就像视频最后说的那样,奋斗有我,青春无悔。小高总有一天会从青铜升级为黄金,我想我也一样。

3月30日,犍为突发新冠疫情。为能早点与“战友”们并肩作战,共同抗击来势汹汹的疫情,我连夜将女儿送去了奶奶家。

全员进行大排查后,有密切接触者、有次密接触者、有轨迹重叠人员、有被封控在小区的员工......各类情况纷沓而来。我的心反复跌落谷底,忐忑不安,那种害怕、担心、焦灼像恶魔一样困扰着我,等待结果亦是相当漫长的......从动员部署到严防死守,从人员摸排到重点监管,从了解政策到普及宣传......我把我的电话放在了文件上,放在了通知里,放进了QQ群、微信群,那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,3月31日通话记录显示足足262个。只要涉及疫情防控,同事们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咨询我,但我多希望他们以另一种方式想我。

犍为突发疫情人心最浮躁的3天,制作和参与新闻稿件9篇,短视频4个,浏览量破万,帮助大家坚定信心、共渡难关——期待疫情早日结束。

峨眉山茶,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峨眉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就了“峨眉山茶异于天下”之美誉。

在峨眉山茶全产业链中,电力要素保障必不可少。在23万余亩翠绿的茶园里,总能看见“电力蓝”“红马甲”穿梭点缀其中,共同绘就出一幅绚丽美好的画卷。

在山脊云端,他们与银线为舞,守卫供电安全,协作演奏茶机轰鸣的交响乐。

在田间地头,他们和茶农为伴,践行服务为民,齐力吹响乡村振兴的协奏曲。

9月5日,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.8级地震,当地自来水管受损严重,乐山电力自来水公司接上级通知驰援泸定县得妥镇抗震抢险保供水,我随队前往拍摄。

抢险救灾队伍冒着阵雨,摸索着塌方后的乱石山路,脚踩上游不断溢流的冷冽溪水,逢山开路、遇水搭桥,顺着流水和塌方路段不断敷设管道。我都用镜头一一记录。

这次零距离的拍摄,已然成为我人生的启明星,照亮我踏上新征程之路。

十月国庆,又正值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,国内外疫情防控处于关键阶段,这给乐山电力燃气公司的日常安检、管网巡查等日常工作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。

燃气公司运维检修工作人员认真落实“周密布置、落实责任、严谨工作、务求稳妥”的工作原则,对供区范围内的中小学、幼儿园、政府部门、企业商户进行了全面的燃气安全检查。

此图是前往乐山一中排查燃气安全隐患时我拍摄的,当天上午我按照平常的工作安排出去检查安全隐患,在途中我正巧看见运维检修的兄弟们在街对面乐山一中门口,我赶紧让同事掉个头去对面为他们抓拍下了这张真实的工作背影。

他们人手紧张,办事却认真负责,他们在为期几天的检查中始终如一,对燃气调压箱、流量计以及燃气报警装置、燃气灶具、供气管道等进行了全面“体检”,防止管道出现锈蚀漏气的情况。

工作人员付和银当天下午检查完后,我们一起坐车回公司,车上他一边大口地喝着水,一边告诉我:“艺泷,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覆盖每一段管道、每一个燃具,做到隐患排查不留死角,虽然人少地方多,但是抓紧干就一定能干得完”。这就是这张照片的小故事,照片背后却是燃气工作人员不知疲倦的辛勤付出,护卫好那一簇簇蓝色火焰。

(综合部策划  干利琴  周溪 刘然 罗丹  杨彬  黄东 张艺泷 摄影报道 )

友情链接